因材施教,从字面解释,“因”就是根据,“材”就是资质,“施”就是施加,“教”就是教育;既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、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。
一个班级之中,良莠不齐,属于正常现象,而且是最真实的现象;面对资质千差万别的学生,我们老师千万不能仅凭善良的愿望,更不能拥有着极度“恨铁不成钢”的拔苗助长的言行,做出一系列吃力不讨好的事,从而将自己弄得疲惫不堪。
有的学生,就是一块铁,成不了钢;同时,有的学生本身就是一块钢,这时候,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应该表现出我们应有的智慧,那就是让铁发挥着铁的优势,避免着铁的劣势;同时也要让钢发挥钢的长处,扬长避短,长善救失。
针对资质平平的学生,我们就要放低要求,遵循分层教学的原则来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要求;而针对资质优秀的有潜力的学生,我们就要不断地拔高要求,逐渐地促进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。这就是老教师们常说的那句话:让优秀生吃得饱,让中等生吃得好,让下等生吃得消。
人尽其才,才是最好的教育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,得到最好的成长,尤其是作为学生阶段的时期,成长是最为重要的。
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,我们要多元化来思考我们的教学,更要多元化的思考我们所面对的学生,我们遇到的学生千差万别,如果想为他们打造一个共同成长的模式,恐怕难于登天。所以我们需要理智的面对不同的学生,要扬长避短、长善救失,这才是教育的精髓,才是我们追求的成功教育。
供稿人:王顺朝
2020年6月15日